从前期调研到意见征询,从反复修订到最终定稿,经过多方努力,由中国照明学会组织发起的经过标准修订组制订的《照明工程设计收费标准》(试行)在3月份正式对外发布,到目前已历经半年,此间,国内的照明工程设计市场也经历了从小到大从混乱到逐渐规范的变化。在《标准》的实际落地过程中,作为乙方的设计师和工程公司对于《标准》有着更为直观的感受。
事实上,在此前,关于规范照明设计收费的话题一直不绝于耳,每问起如何向甲方申报照明设计费的问题,设计师普遍感到头痛不已,这也绝大部分起源于照明设计师在市场中的尴尬地位。社会对照明设计认知度并不高,照明设计的重要性并未被充分认识到,照明工程设计师也不能像建筑设计师、室内设计师一样获取相对应的回报,这些都造成其专业价值跟其市场地位不相匹配的现状。
那么照明设计是否真的没那么重要?关于照明设计收费和照明明设计市场良性循环的讨论是否可以滞后?显然不是。国内照明设计市场起步并不算早,从最开始的“游击队”到现在的“正规军”,对建筑空间光环境的理解逐步加深,设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市场正在逐步规范。但,社会仍偏于认知,照明设计应该依附于建筑设计和装饰设计,照明效果依赖于整体建筑设计和灯具选择而非照明设计。这样,设计费用的不合理造成实际设计效果的折扣,甚至衍变到部分设计师的业务和盈利来源变为产品的采购差价和回扣的现状。如何规范行业收费标准,规范照明工程设计收费行为,维护发包人和设计人的合法权益,成为照明工程设计收费标准讨论的焦点。
在此前,国内照明设计的收费方式大致分为两种:一是按照明场所涉及的面积范围来收取,另一个是按照明项目总造价的百分比来收取。两种方式都有可取之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误差很大,且没有一个具体的参照标准,导致很多设计师和工程公司在项目谈判时缺乏有效合理的收费依据,业主与设计师之间的利益很难平衡。3月份发布的《标准》按照照明工程应用进行分类,分别从室内照明、专向照明、室外照明三类确立收费标准,根据分档定额计费的原则,依据相关计费公式,并规定投标方案费、收费基价、调整系数等标准,规范收费。
《照明工程设计收费标准》甫一面世,即引起业内广大设计师的反响,业界对其发布意义评价甚高,那么,半年已过,《照明工程设计收费标准》后时代已到,国内的照明环境和审美水平水涨船高,对照明设计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探讨的就是《标准》到底对于照明设计的发展有何影响,国内的照明设计收费机制是否可以进一步完善?对此,中国照明网将会持续关注。